组合学核心知识点与解题技巧
2025-09-18 23:40:43
发布于:江西
组合学核心知识点与解题技巧(初一级别 / CSP 备考适用)
一、基础原理:组合学的 “底层逻辑”
(一)加法原理:“选一类就能完成,把方法数加起来”
-
核心定义
做一件事,有类不同方法(每类方法单独用就能做完这件事,且各类方法不重复),第 1 类有种方法,第 2 类有种方法…… 第类有种方法,总方法数就是各类方法数的和。
-
公式
总方法数 =
-
例子
从家到学校有 3 种方式:坐公交有 2 路、3 路(2 种选法),骑自行车有普通自行车、山地车(2 种选法),走路只有 1 种方式。总共有多少种去学校的方法?
解:三类方法互斥,直接相加 → 种。
(二)乘法原理:“分多步才能完成,把每步方法数乘起来”
-
核心定义
做一件事,需要分步完成(少一步都做不完),第 1 步有种方法,第 2 步有种方法…… 第步有种方法,总方法数就是每步方法数的乘积。
-
公式
总方法数 =
-
例子
搭配一套衣服:上衣有 3 件(T 恤、衬衫、卫衣),裤子有 2 条(牛仔裤、运动裤)。总共能搭出多少套不同的衣服?
解:分两步(先选上衣、再选裤子),两步方法数相乘 → 套(如 T 恤 + 牛仔裤、T 恤 + 运动裤等)。
二、经典排列模型:“有序” 的计数方法
(一)圆排列:“围圆圈排队,固定一个人再算”
-
核心定义个不同的人(或物品)围在圆圈上排列,因为圆圈没有 “起点” 和 “终点”(比如 5 人围坐,顺时针换位置后相对顺序不变),所以先固定 1 个人的位置,再算剩下的人怎么排。
-
公式个不同元素的圆排列数 =
(“!” 是 “阶乘”,如,,表示 “从这个数开始,乘比它小 1 的数,直到乘到 1”)
-
例子
5 个同学围圆桌吃饭,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?
解:固定 1 个同学的位置,剩下 4 个同学全排列 → 种。
(二)重复排列:“选了还能再选,每步都有种选法”
-
核心定义
从个不同的物品里,选个物品排列(选过的物品还能再选),因为每一步选的时候所有物品都在,所以每步都有种选法。
-
公式
总排列数 =
(是物品总数,是要选的个数,“” 表示乘次,如)
-
例子
用数字 0、1、2 组成 3 位数(数字可重复,如 111、202),总共能组成多少个?
解:分 3 步(百位、十位、个位):
-
百位不能是 0,有 2 种选法(1、2);
-
十位可以是 0、1、2,有 3 种选法;
-
个位和十位一样,3 种选法;
总个数 = 种。
(三)不相邻排列:“先排不限制的,再插要间隔的”
-
核心定义
要排两类物品,其中一类(如 A)不能相邻,就先把另一类(如 B)排好,再在 B 的 “空隙” 里插 A(空隙包括 B 的两端,确保 A 不相邻)。
-
步骤公式(分两步)
① 先排无限制的个物品 B:排列数 = (个不同物品的全排列);
② 算 B 的空隙数:有个空隙(如 3 个 B 排成 “B B B”,空隙是 “_ B _ B _ B _”,共 4 个);
③ 从个空隙里选个插 A,排列数 = (,表示从个里选个排队);
④ 总排列数 =
-
例子
有 3 个男生和 2 个女生排队,要求女生不能相邻,有多少种排法?
解:① 先排男生:种;
② 男生的空隙数:个(“_ 男 _ 男 _ 男 _”);
③ 从 4 个空隙选 2 个插女生:种;
④ 总排法 = 种。
(四)错位排列:“每个人都不拿自己的东西”
-
核心定义个不同的物品(如封信),分给个对应对象(如个邮箱),但每个物品都不能分给自己对应的对象,这种排列叫错位排列,用表示个元素的错位排列数。
-
公式(递推公式)
-
当时:只有 1 个物品,无法错位,;
-
当时:2 个物品交换位置,只有 1 种错位,;
-
当时:(第个物品先和前面个中的一个交换,再分两种情况算剩下的错位数)
-
例子
3 个同学(甲、乙、丙)各有 1 支笔(甲的笔、乙的笔、丙的笔),把笔分给 3 人,每人都不能拿自己的笔,有多少种分法?
解:用递推公式算 → 种(实际为 “甲拿乙的、乙拿丙的、丙拿甲的” 和 “甲拿丙的、乙拿甲的、丙拿乙的”)。
三、其他高频题型:CSP 常考场景
(一)涂色问题:“抓自由变量,从约束多的位置入手”
-
核心思路
涂色问题常涉及 “相邻区域不同色”“网格染色”,关键是确定 “自由选择的位置” 和 “被约束的位置”,优先从约束最多的位置(如角落、边缘)开始分析。
-
若有 “每行 / 每列” 全局约束(如 “网格染色,每两行交点同色数为偶数”),可尝试 “首行首列确定全局”:先自由选首行和首列的颜色,剩余位置颜色由首行首列唯一确定(需验证约束);
-
若仅 “相邻不同色”(如环形、线性涂色),线性从一端开始,环形先固定一个位置避免重复。
-
例子
用红、绿两种颜色给 2×2 网格染色(无相邻约束),共多少种?
解:每个小格有 2 种选择,4 个小格分步计算 → 种。
(二)握手 / 比赛场次问题:“无序组合,选 2 个就对应一次”
-
核心思路个人互相握手、队单循环赛,本质是 “从个中选 2 个”(无序,交换两人 / 两队顺序不影响结果),直接用组合数公式。
-
公式
总次数 = (表示从个里选个的组合数,)
-
例子
10 人互相握手,总次数 = 次;
8 队单循环赛,总场次 = 场。
(三)数字排列问题:“分类讨论,规避约束”
-
核心思路
常涉及 “无重复数字”“首位≠0”“奇偶性” 等约束,需结合加法原理分类(如按个位奇偶性分),再用乘法原理分步计算。
-
例子
用 0-5 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,共多少种?
解:按个位分 3 类(个位 = 0/2/4):
-
个位为 0:首位从 1-5 选(5 种),十位从剩下 4 数选(4 种)→ 种;
-
个位为 2:首位从 1,3,4,5 选(4 种),十位从剩下 4 数选(4 种)→ 种;
-
个位为 4:同个位为 2,16 种;
总结果 = 种。
(四)分组分配问题:“平均分组要除序,分配任务不除序”
- 核心思路
-
若组别无区分(平均分组,如 “6 人分成 3 组,每组 2 人”):需除以 “组数的阶乘”(消除重复分组顺序);
-
若组别有区分(分配任务,如 “6 人分给 3 个不同班级,每班 2 人”):无需除序,直接分步选。
- 公式与例子
-
平均分组(6 人分 3 组,每组 2 人):
先分步选:种;
除以组数阶乘(3 组):种()。
-
分配任务(6 人分给 3 个不同班级,每班 2 人):
直接分步选:种。
(五)成对问题:“先定成对,再选不成对”
-
核心思路
如 “手套选 k 只,恰好配 m 副”,先确定 m 副的选法,再从剩余种类中选 “不成对” 的,避免重复。
-
例子
5 副不同颜色的手套(共 10 只),取 6 只恰好配 2 副,有多少种选法?
解:① 选 2 副手套:种;
② 从剩下 3 副中选 2 只不成对的(每副选 1 只):种(选 2 副,每副 2 种选择);
总结果 = 种。
四、解题技巧:“四步走” 规避陷阱
-
明确目标
确定题目要计算 “排列 / 组合 / 分组 / 染色”,列出所有约束(如首位≠0、相邻不同色、至少 1 个等)。
-
选择方法
-
遇 “或” 用加法(分类),遇 “且” 用乘法(分步);
-
有序用排列(A (n,k)),无序用组合(C (n,k));
-
相邻用捆绑法,不相邻用插空法;
-
正面复杂用反向(总情况 - 不符合情况)。
-
计算验证
注意 “平均分组除序”“捆绑内部排列” 等细节,避免重复或遗漏。
-
小值测试
用小数据验证逻辑(如分组问题用 n=4 分 2 组,公式算是否为 3 种,手动枚举确认)。
(注:文档的内容由 AI 生成)
(注:不为干啥,不为加精,只为复习,只有两天了。。。)
给个赞吧QwQ
全部评论 1
%%%
6小时前 来自 广东
0
有帮助,赞一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