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告:
正片开始
本帖会讲解9块简便方法的内容(求赞!!!)
一、基于运算定律的简便方法(最基础、最常用)
运算定律是简便计算的 “基石”,适用于整数、小数、分数的四则运算,核心是 “改变运算顺序,凑整或简化步骤”。
- 加法相关定律
-
加法交换律:a+b=b+a
作用:交换加数位置,让容易计算的数先加。
例: 23+58+77=23+77+58=100+58=158(23 和 77 凑整 100)
-
加法结合律:(a+b)+c=a+(b+c)
作用:分组结合,凑整(整十、整百、整千等)。
例:1.25+3.6+6.4=1.25+(3.6+6.4)=1.25+10=11.25(3.6 和 6.4 凑整 10)
- 乘法相关定律
-
乘法交换律:a×b=b×a
作用:交换因数位置,让 “易算组合” 先乘(如 25×4=100,125×8=1000)。
例:25×17×4=25×4×17=100×17=1700
-
乘法结合律:(a×b)×c=a×(b×c)
作用:分组结合,凑整(优先凑 “10、100、1000” 等)。
例:125×32×25=125×(8×4)×25=(125×8)×(4×25)=1000×100=100000(32 拆成 8×4,分别与 125、25 凑整)
-
乘法分配律:a×(b+c)=a×b+a×c (正向);a×b+a×c(逆向,核心是 “提取公因式”)
作用:将 “乘加 / 乘减混合运算” 转化为 “先加减后乘”,简化步骤。
-
- 正向例子:99×23=(100−1)×23=100×23−1×23=2300−23=2277
-
- 逆向例子:7.8×3.5+2.2×3.5=(7.8+2.2)×3.5=10×3.5=35(提取公因式 3.5)
-
- 变形应用:a×b+a=a×(b+1) 如(56×99+56=56×(99+1)=56×100=5600)
二、凑整法(核心:利用 “整十 / 百 / 千数” 简化计算)
当数字接近整十、整百、整千时,通过 “补数” 或 “拆数” 凑成整数,再调整差额。
- 加法凑整
- 减法凑整
- 乘法凑整
-
技巧:利用特殊乘积(如 25×4=100,125×8=1000,5×2=10),将数字拆成含这些因数的形式。
例:0.25×36=0.25×4×9=1×9=9;1.25×5.6=1.25×8×0.7=10×0.7=7
三、基准数法(适用于多个接近的数相加)
当多个数都接近某个 “基准数” 时,用 “基准数 × 个数 + 差额和” 计算。
-
技巧:设基准数为 a,每个数表示为 a+di(di 为差额,可正可负),总和为
a×n+(d1+d2+…+dn)
例:计算 101+98+103+99+100
基准数取 100,差额分别为 +1、−2、+3、−1、0
总和 =100×5+(1−2+3−1+0)=500+1=501
四、拆项与合并法(适用于复杂数字的分解)
通过拆分数字为 “易算的数的和 ÷ 差”,或合并同类项简化计算。
- 拆项(拆成和÷差)
-
例:2023×2022−2022×2021=2022×(2023−2021)=2022×2=4044(拆项后用乘法分配律)
-
例:127+185=3621+3610=3631
- 合并(同类项 /÷相同部分)
- 例:3.6×2.5+3.6×7.5−3.6×0=3.6×(2.5+7.5−0)=3.6×10=36(合并公因式 3.6)
五、裂项相消法(分数求和的 “神器”)
当分数的分母为两个数的乘积,且分子为这两个数的差时,可拆成两个分数的差,相加后中间项抵消。
-
核心公式:n(n+1)1=n1−n+11;n(n+k)k=n1−n+k1(k 为常数)
例:计算 1×21+2×31+3×41+…+9×101
原式=(1−21)+(21−31)+(34)+…+(91+101)
中间项抵消后=1−101=109
六、错位相减法(适用于 “等差 × 等比” 数列求和)
当数列的每一项是 “等差数列 × 等比数列” 时(如 n×2n),通过乘以公比后错位相减消去中间项。
-
乘以公比 2:2S=1×4+2×8+…+(n−1)×2n+n×2n+1
-
两式相减:S−2S=(2+4+8+…+2n)−n×2n+1
-
化简得:S=(n−1)×2n+1+2
七、利用公式法(代数公式简化计算)
通过平方差、完全平方等公式,将复杂算式转化为简单形式。
-
平方差公式:a2−b2=(a+b)(a−b)
例:9992−12=(999+1)(999−1)=1000×998=998000
-
完全平方公式:(a±b)2=a2±2ab+b2
例:1022=(100+2)2=1002+2×100×2+22=10000+400+4=10404
-
立方和 / 差公式:a3+b3=(a+b)(a2−ab+b2);a2−b3=(a−b)(a2+ab+b2)
例:8+x3=23+x3=(2+x)(4−2x+x2)
八、整体代换法(适用于重复出现的复杂表达式)
当算式中多次出现相同的复杂部分时,用字母代替该部分,简化书写和计算。
-
例:计算 (2+3.5+5.7)×(3.5+5.7+7.9)−(2+3.5+5.7+7.9)×(3.5+5.7)
设 a=3.5+5.7,b=2+a,c=a+7.9
原式=b×c−(b+7.9)×a=bc−ab−7.9a=b(c−a)−7.9a
因 c−a=7.9,故原式 =b×7.9−7.9a=7.9×2=15.8
九、小数与分数转化法(利用互化简化运算)
小数与分数互化后,可能更便于约分或凑整。
-
例:0.25×54=41×54=204=51=0.2
-
例:83+0.625=0.375+0.625=1
完
制作不易,求赞!!!
若讲解内有错误,请提出问题所在,若讲解不好,请提出您宝贵的意见,谢谢了
大家能关注我吗
有帮助,赞一个